曾有家長問我:Steven Sir,我的小朋友總是把 then (之後) 和 than (比) 搞混,用盡千方百計都不能令他記住兩者的分別,請問有沒有辦法?看來「同音異字」和「同字異義」,不論在中文還是英文,都是令小朋友和家長頭痛不已的難題。其實,只要我們活用想像力去把它們比較或是串連起來,記住它們絕非難事。
同音詞 (Homonyms)
正如上面所述,英文中的同音詞分為「同音異字」(Homophone)和「同字異義」(Homograph)。
前者常見例子有:
then (之後) vs than (比)
principal (校長) vs principle (宗旨)
stationery (文具) vs stationary (固定)
後者常見例子有:
bat (蝙蝠) vs bat (球棒)
bear (熊) vs bear (容忍)
bark (樹枝) vs bark (吠叫)
以創意串連「同音異字詞」(Homophone)
要令小朋友有效率地學習,我們要活用他們身邊的事物。因為小朋友的世界較為簡單,我們不能一直以大人的一套要求他們死記硬背。相反地,以他們身邊的事物作媒介協助記憶,將大大提高成功率,更能避免使他們害怕英文。
以 Principal (校長) 和 Principle (宗旨) 作例子,可以用字詞最後 3 個字母 (pal 和 ple) 作比較。我們可以問小朋友:你認為校長會想你考試拿 A (pal) 還是拿 E (ple)?相信大部份小朋友都會回答:當然是A!
即使小朋友一時轉不過來也不必責罵,可以說:「想你拿 E 的一定是鄰校校長!」相信說到這裏,小朋友心中已經有一定印象,對分辨以上兩字有一定信心。
以句子和圖像串連「同字異義詞」(Homograph)
由於「同字異義詞」寫法一樣,以上方法未必適用。這時候我們可以活用「故事記憶法」和「圖像記憶法」。以 bark (樹枝) 和 bark (吠叫) 作例子,我們可以先以以下句子串連兩字:
A silly puppy barks (吠叫) at the bark (樹枝).
一隻傻小狗對樹枝吠叫。
一句簡單句子不但能以一個小故事串連兩個「同字異義字」,還能使小朋友對句子結構有更深認識。若小朋友對繪畫有興趣或是不太明白,家長可以和他們一起畫出有關圖畫,這樣既能引起小朋友的學習興趣,又能加深印象,更可促進親子關係。
結語
其實我們以英文作第二語言學習 (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),總少不免遇到挫折。關鍵的是教育小朋友的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整件事。與其以監管者角色逼迫他們學習,倒不如嘗試融入他們的世界,以小朋友的角度出發,和他們一起進步,一起成長。
大眾教室 電話:2942 6599 電郵:info@popularlearning.com.hk 網址:https://www.popularlearning.com.hk/
Comments